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当代修陵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庙前区设计与工程1


  桥山山前空间紧密地连系着西城、东庙、南山、北陵,是陵区空间结构的枢纽。按总体规划要求,山前空间应是纯净而富于生机、空灵而充实的空间。其环境质量与景观特性对于圣地感的塑造具有决定作用。
  庙前区是山前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由入口广场至庙门之间的轴线要素以及两侧相关的功能要素和景观要素所构成。庙前区不仅是轩辕庙的前导空间,亦是陵园的总入口。它在协调庙轴线与陵轴线的关系上以及组织谒陵旅游的流线上都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
  现状的庙前区由于建筑大量侵入和沮水改造引起了自然景观的破坏,加之桥山脚残垣断壁、林木杂乱,既削弱了陵区的固有气势,也破坏了陵园的气氛。
  庙前区详细规划的目标,即是针对现状存在的问题进行环境整治,按总体规划的意图划分各种用地,合理进行分区,组织好人、车流线,修复景观,创造富有感染力的入口空间序列。
  总体规划中一个重要的指导思想是立足于“桥山即桥陵(黄帝陵)”。这一思想不只表现在总体结构中,也表现在空间形态中。庙前区是最能展现这一空间形态的场所,其北轩辕庙、功德坛横向展开,再上,古柏苍翠,神道与墓冢深藏其中;东侧石湾山影,西侧县城之廓。黄帝陵宏伟庄严的气势,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庙前区及山前空间的烘托。
  庙前区设计中,最重要的是要建立山、陵、林、水、庙之间的整体关系。原则上,除功德坛、轩辕庙、桥及必要的小品外,不设其他建筑物,以保持山前空间的空灵与静谧。
  庙前区的主体是新设计的约300亩的印池水面。这样,桥陵与印池山水相映,可大大净化山前空间,改善黄帝陵整体环境。
  设计包含下列诸项:
  (1)由公路至新修庙门长约250米。沿庙轴依次布置入口广场——轩辕桥——桥头广场——龙尾道——庙前广场——庙门。
  (2)入口广场。
  入口广场为不对称形,由滞留性与通过性两类不同功能的场地所组成。这样,入口广场就不仅是单纯的交通空间,人们在此可以停留、观赏广场雕塑,浏览印池湖面,展望桥山景色。通过性空间处于庙轴上,向北经轩辕桥、登龙尾道,可直抵庙门;而滞留性空间居其西侧,有标志性雕塑与神道上的功德坛遥遥相对,向人们提示出陵寝的方位。这是针对陵园总体结构中陵、庙分立和两条轴线并存的特定状态所作的设计思考。
  不对称形广场不只是强调出入口导向,同时照应了陵园的陵与庙两个轴向,这是基本的思路。这样,入口广场的空间形式和包含的文化内容比较丰富和充实,而且具有一定的特色。按照这种思路,我们做了数个比较方案,例如:
  比较方案①
  入口广场为不对称曲线形,长约130米,进深70米。
  广场利用地坪高差做弧形踏步,将广场划分为两部分,但分而不隔。沿庙轴方向作对称式布置,桥头置华表,轴线端景做卧碑。广场西侧两曲线构成目状,中部做大型标志性雕塑以照应陵轴。广场地面以大块黄河天然卵石铺就,有磊落雄壮之势。
  轩辕桥设计见后。
  北桥头广场约25米×40米。桥头立一道牌坊,再次接龙尾道,直登庙门。
  比较方案②
  入口广场大体呈梯形。于庙轴上向广场内突入一缓冲平台,以利人流集散,轴线上对称布置华表、卧碑。
  广场西侧切入圆形水面,外围绕以环形跌落式踏步,逐级贴进水面。圆形水面中做陵园标志雕塑并照应陵轴。
  其余部分同方案①,但登庙大石阶不做龙尾道,中段改为两侧上,可使桥头广场空间更加宽敞。
  比较方案③
  构思出自湖湾的联想。印池南为印台山北向桥山,以岛与半岛构成入口空间可谓得体合宜。
  设计运用虚实相生的传统手法处理场地与空间。西侧湖湾环抱标志雕塑岛,波光石影,虚中有实;兽首状半岛伸向水面,仅以大块黄河卵石铺满路面,不设大的实体,是虚的处理。湖湾与半岛一虚一实、一阴一阳,加上实中虚、虚中实的变化,使陵园的入口空间有空灵的天然情趣。
  庙前广场西侧一段高差16米的地段,做同心台,由数层平台错落布置而成,每段高差3~4米,台壁以青石砌,镌刻捐资者芳名,可称万代壁。
  此外,尚有侧向引导人流,以土石堆砌“小山脊”,隔断道路与印台山山脚的方案,以及设置矩形入口广场两侧布置阙门的方案等,不一一例举。经北京审定会国内著名专家们的意见,决定采用方案①作为基础进行修改完善。
  (3)标志雕塑。
  入口广场西侧的陵轴方向建大型标志雕塑,以强调“天下第一陵”的入口界域,照应陵基轴线,且可与庙轴方向的牌坊、桥等取得均衡。雕塑宜为主题性圆雕,应有一定体量。
  (4)轩辕桥·桥头广场·龙尾道·庙前广场。
  轩辕桥宽7~9米,总长60~70米(桥长控制在80米以内,过长则两岸局促,缺乏应有尺度),桥造型取传统古桥风格,力求古朴浑厚。桥面标高约827米,高出水面3米。桥两端设牌坊或华表等。
  轩辕桥的设计曾征集了一些构思方案,就桥的形式而言,可以归为三类:
  一类是拱式桥:包括半圆形拱(方案1)和梯形折拱(方案5)。古代留下的半圆形联拱石桥很多。拱券结构是适于使用石材的最合理的形式。梯形折拱取意于古代木构的折形拱桥形式,它突破了半圆拱这种常见的形式。这种仿木构折拱形式的桥还没有人做过,既古老又有新意。
  一类是梁式桥,在桥墩上做斗、拱(或替木)形式的支托构件,意图传递一种传统的符号信息。这种斗拱式的桥也还没有人做过。有方案2、3、4、7。
  还有一类是板式桥,造型更趋简洁,并且可以降低桥面标高,取得低平近水的效果,有方案6、8。
  桥的长度都控制在60至70米之间,宽度7米左右。桥面距水面高约3~4米。其中,方案3、5的做法是,桥中段三孔,将桥面放大,造成停留面积。考虑到人们在桥上观景、留影,也可对人流起缓冲作用,并且打破长桥的单调感。方案4的桥面三孔也采取放大的做法,但桥孔跨度大小相间变化。桥面中央辟“园井”,可以看到水在桥下的流动,给人们增添了意趣。
  桥栏对于桥的造型有重要作用。方案中桥栏都比较长,每块有2~3米,这是符合早期的特征。有的有柱、板和扶手,造型力求简洁;有的仅有柱、板而无扶手,显得粗犷古朴(方案l、6、8)。
  方案3的栏板为横竖格相间形式,取材于汉代陶楼。还有的是古桥石栏板的简化设计,如方案2、4、5。方案5用望柱作为桥头的标志,是汉画象石中常可见到的做法,这种做法看来比较古老,在后世的桥中很少看到。方案4将望柱做成灯柱,夜间可以照明。灯柱的造型具有古意。
  根据北京审定会著名专家学者的意见,轩辕桥应是真材实料,不宜作伪。桥本身并不大,桥墩间距按古桥尺度采用6米,故轩辕桥为真正之石墩石梁桥。为保证石桥的安全性和永久性,拟采用现代技术对石材进行处理。石梁串接,横卧石墩之上,以梁代板,结构外露,充分显示结构与材料本身粗犷真实的美。
  桥板纹饰全部采用中国最古老的文字形式之一——徽号文字——以浅浮雕刻和岩画手法进行雕饰。四个桥头石墩的内、外两侧和桥的南北两端以浅浮雕纹样雕饰,大栏板结构桥面灯光照明采用镌刻岩画手法雕饰,灯光照明孔洞藏于纹样内,小栏板的内外两侧以浅浮雕纹样雕饰。
  桥头广场为印池北岸人流集散之地,又是登庙的起点,紧接龙尾道。广场面积约40米×35米。
  龙尾道宽14米,以条石砌成。
  庙前广场宽80米,深32米,其上设望柱、牌坊等以衬托庙前气势。庙前广场地坪距岸高差达18米,其间插入一缓冲平台,并与西侧台地相接。台下聚土造坡、植草木,修复自然地形,含蓄人事之工。
  (5)庙门。
  新庙门位于轩辕庙的中轴线上,比原庙门前移20米。庙门为五开间,三明两暗,平面尺寸为(轴线)19米×9米。建筑形式以汉风为基调,屋顶采用庑殿顶或歇山顶,石墙、石柱,钢筋混凝土梁和屋面板,上覆石筒瓦。明间为木制格栅门。风格力求古朴洗练,并考虑能与旧庙保留之大殿相协调。
  (6)停车场。
  停车场址选在入口广场东侧的公路旁。容量按120~150辆中型车设计。停车场与入口广场之间以绿化适当分隔,并在停车场地中植松柏,使车辆隐于树荫之中,既照顾使用的方便,又不至于影响谒陵气氛。
  (7)现状中标高825米道路将辟为湖滨路,庙前一段改道南移,以适应湖形及桥头小广场。原登陵车道中庙前广场所占一段将废弃,改至由庙后登陵。
  由于铜川——黄陵一级公路即将修建,入口广场前原210国道将成为陵区内的道路,因其标高高于入口广场,不利于流线的上升趋势,故应降低该段路面标高。
  (8)庙前区绿化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绿化隔离带群,用以分隔空间、屏蔽现状中不适当的建筑群(近期保留的建筑)和景观。第二层次为湖边绿化,宜栽槐柳。第三层次则为庙台下的坡地绿化和广场绿化小品。总体格调应庄严、凝重和生气盎然。
  (9)设计充分注意了桥山南立面形象的完整统一和自然和谐,并具有一定的气势。
  庙前区一期工程的内容是:
  (1)入口广场。为不对称半圆造型,长约130米,进深70米,总面积约10000平方米。按照设计要求,将土方用强夯处理后,周边用花岗岩条石砌筑,地面用60~80厘米的上万块秦岭天然河卵石铺砌,远远望去,宛如一条栩栩如生的鱼龙。沿印池做临水平台,卵石缝间种植常绿草皮,雨天状若流水。五块巨型的花岗岩沿庙轴线高突于铺面上,可供游人歇息。七块较大型花岗岩石,布置如北斗七星,位于广场桥头东侧。广场西端“鱼龙”眼睛处预留标志性雕塑(待做),提示陵轴方向。为解决入口广场与城市道路之间的关系,改造原210国道约300米的路面,标高降低约2米,形成了从入口广场到轩辕庙门逐步上升的气势,扩大了入口过渡空间,给人以宽阔壮观之感。
  (2)印池。其意喻为黄帝用印之水,利用桥山和印台山之间的沮河故道改建而成,占地超过20公顷,蓄水量达46万立方米。印池共挖土方46万立方米,砌筑挡墙、护坡21516立方米,是庙前区投资最大的一项工程。从高处眺望,它开阔、舒展,形似舞龙。印池西部的小岛屏蔽了县城杂乱的建筑群,显示出庙前区空灵幽静的圣地氛围。现在水深达2米,平静、透明、碧绿的水面恢复了“沮水月夜”的景观,不但大大改善了庙前区的生态环境,还可以满足下游千余亩农田的灌溉需要。
  (3)轩辕桥。横跨印池的轩辕桥全长66米,宽8米,共11跨,跨度6米。为形成粗犷、古朴、天然的效果,桥体全部用福建花岗岩建成。桥面由121根花岗岩石梁铺就,每跨11根,不饰面层,边梁0.85米×0.65米× 6.0米,中间梁0.7米×0.65米×5.3米,跨间横向铺宽0.7米的花岗岩石条,形成自然分格。桥墩为0.5米×0.5米×1.5米的花岗岩石材砌成。桥侧面采用粗犷的蘑菇石面,桥面和栏板采用菠萝皮面。轩辕桥南、北四块桥墩石上,桥南东、西两块分别镌刻着日、月;桥北左、右两块雕凿着天、地的图案。全桥共计用去花岗岩石材1417立方米。建成后的轩辕桥,外形粗犷朴实,深得国内外游人和专家的好评。它是目前国内整体全部用花岗岩的墩梁桥,亦称近代全石第一桥。
  (4)桥北广场。轩辕桥以北雄伟壮观的桥北广场接龙尾道直通庙区。桥北广场占地面积为1548平方米,全为花岗岩条石铺砌,清明节时,可容纳约3000人。在轩辕桥南、北两头和桥北广场中央,分别耸立4.8米高的望柱4根和5.8米高的花岗岩华表1对,以烘托庙前气氛。
  (5)庙前广场。庙前广场宽80米、深32米,总面积约2800平方米,地面用20厘米厚的混凝土浇注,上部用20厘米厚的花岗岩铺砌。清明节庙祭时可容纳4000~5000余人。庙前广场地坪距河岸高差达18米,其间插入一缓冲平台,并与西侧台地相接。台下聚土造坡,修复自然地形,种植常绿草木,保持四季苍翠,烘托陵园庄严、肃穆的气氛。
  (6)轩辕庙庙门。庙门为仿汉风格的石建筑,较旧庙门略为扩大,并向南移位约20米,庙门位于庙轴线上,五开间居中布置,前五间作通廊,后三明两暗。高11.33米,平面轴线尺寸为19米×10米,总建筑面积为224平方米。4.8米高的18根柱子为花岗岩整条石,屋面采用歇山顶、石墙、石柱、钢筋混凝土梁和屋面板,上覆石筒瓦。庙门台基比地面高出2.72米,台基和踏步全采用花岗岩制作,共计用石料204立方米。庙门明间为木制格栅门,风格力求古朴洗练。庙门正上方书有原国民党陕西省政府主席蒋鼎文先生于1938年清明节祭陵时所题写的“轩辕庙”三个大字。
  (7)庙前广场石阙和轩辕庙围墙。为了和庙门的建筑风格保持一致,轩辕庙正立面围墙全部用花岗岩砌筑。5.64米高的石阙在庙前广场东西两侧各一对相向布置,以利东西方向人流汇集,也为谒陵、祭祖的人群登陵、入庙烘托了气氛。
  (8)停车场和服务部。第一停车场在入口广场东侧的210国道旁,总面积为8000平方米,容量按120~150辆中型轿车设计。停车场与入口广场之间以绿化带适当分隔,地面均以渭北优质青石铺砌,并分区在停车场地中广植松柏,使车辆隐于树荫之中,既照顾使用的方便,又不至影响谒陵的气氛。停车场服务部外形采用仿古建筑风格,建筑面积为358平方米,主要为游客提供纪念性商品及餐饮服务,内设洗手间等设施。
  (9)庙前区绿化。庙前区的绿化是一期工程的重要内容之一。基本上分为两大部分,植物配置的特点是:第一部分以印池公园的湖心大岛为界,岛的东部、印池南岸的行道树以高大的乔木青松和带状的白皮松为主体,沿湖边种植花卉和灌木。印池北岸用松柏云杉及低矮的鹿角桧(或龙柏球)烘托庙前广场雄伟、肃穆的气氛,广场东西两侧约有1000米的长带状高地以松柏青树为骨干,并配有大量的山桃、梅花、五角枫、黄栌带状成片种植,以利在清明节前后,梅花、桃花盛开时呈现一片雪白,而当重阳节时,枫树叶、黄栌叶又呈现一片霜红的景象。第二部分是印池公园,公园本身作为黄陵县城乡居民和外地游客的休闲、娱乐场所。其内部以青松、翠竹、名贵花木装点不同功能要求的动、静小区,以期达到四季常青,三季有花,创造一个步移景移,鸟语花香,幽静美丽的游乐、休息环境。
  庙前区的绿化,充分注意了桥山南立面形象的完整统一与自然和谐,经过一期工程整修后的黄帝陵,已开始重现始祖陵寝应有的气势,恢复了历史上“圣水深壑,灵山翠微”的恢弘形象。
  设计要求绿化建设要以成形、成材的大乔木为主体。但实际栽植的多为树苗,短期内难以收到效果,有待改善。 (周芳祁 赵立瀛) 




祖陵圣地——黄帝陵 历史·现在·未来/西安建筑科技大学,黄帝陵基金会编.—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00.3

您是第 位访客!